找到相关内容371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“法”的修学及次第

    也就是说从凡夫地种下那种闻法发心的种子,是修行成就何种“果位一的必然关键。一般而言,佛法分世间法,出世间法:出世法又分解脱道的乘法与菩萨道的大乘法。有人认为需先修学世间法,成就人天乘果位,才能次第再入出世法:而依“契机”而论,理未必然,因而有人认为有些根机可以直接契入出世法,照样能成就出离生死世间的罗汉果位。  再以出世法而言,有人以为需先修学乘法的罗汉果位,再“回向大”进修大乘法的圆满佛果...

    宏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2863718.html
  • 求道者的坦诚和勇气——阿姜查的修行

    都是乘法,都不要修学。换言之,这是执大谤。一般人的想法,大乘比小乘好,那么学大乘不学小乘, [P88] 专弘大乘不弘小乘,又有什么错误呢?这错误可大了!如‘十轮经’(卷六)说:“唱如是言,我是大乘,是大乘党,唯乐听习受持大乘,不乐声闻,独觉乘法”。又说:“说者听者,俱获大罪,陷断灭边,坠颠狂想,执无因论。如是众等所有过失,皆由未学声闻乘法,独觉乘法,先求听习微妙甚深大乘正法”。如有这种执大谤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690901.html
  • 修持金刚萨埵的意义[慈诚罗珠堪布]

    基础上,尽量地持戒、行善,以寻求人天的福报,也就是后世或这一世的健康长寿等等。这样修法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,却与解脱毫无瓜葛 ,因为没有考虑到解脱的缘故;   所谓解脱道,包含了大乘法乘法。不考虑其他众生,只是为了寻求自己的解脱而去学法、行善、念佛等等,就是乘法。不考虑自己,只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,而去受戒、皈依、念咒、修行等等,就叫做大乘佛法。   凡是修解脱道的人,必须要有出离心。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金刚萨埵|忏悔|业障|空性|罪业|加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22064031431.html
  • 人生改善、后世增胜、生死解脱、 法界解脱

    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上。  我们这群学准提法的求现世的福报,似乎是乘法,不然,我们是似乘法,而实为大乘之路。是建立在纯信缘起,深信佛力不可思议的基础上的修法。  因为人与家庭,一个是社会群体的元素,...

    吉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3547348.html
  • 妒徒坏法

    说大道修证法,为知苦、断集、断集、慕灭、修道四谛法。使大众因此证入无生无灭的罗汉果。第三期说方等八年,习乘法的,既得成就罗汉道,人我执虽已打破,法我执尚在胶粘,怖生死苦。住涅槃乐。但是偏空,未契法界。为说大方平等法,使一切机趋向大道。第四期说般若凡二十二年。发挥大乘无上妙谛,扫荡诸障,於真空中显出金刚实相来,为新学菩萨,得菩提、证涅槃的要津。所以般若又称为佛母。第五期说法华八年。涅槃一日夜,...

    尤雪行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912710.html
  • 如何看待“依法不依人”

    小乘已证得的法,重点在已得证,对这些乘法在信解行证上一一圆满了。如果小乘果传大乘菩萨的法,则如果祂们开始迴向大,修菩萨果,暂时只有信解行,并没有证,如果得证已经是菩萨果了。若在这个由小乘转大乘修行的过度期,如果一位师傅是小乘二圣极果其中之一,而正进趣菩萨道修行中,有众生来向其学大乘法,祂们只可用讨论或研究的心态来施予众生大乘法,严格来说不能名为教授或传授,因重点对某所求法尚未得证。是以在真正密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743269.html
  • 《瑜伽菩萨戒》学习纲要

    ,菩萨为何不应贪味静虑37、 菩萨不学乘法为何也犯戒(障般若度八戒)38、 障般若戒中,于法之戒有哪五戒,如何归为三类以明其义39、 四摄内容有几,障饶益有情诸戒条,如何摄纳为四类(障四摄得生十一戒...

    则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2053346.html
  • 新八识规矩颂

    宗,亦不以空为宗,无所宗,是为佛家之宗。”所以,他对空有的评判是:“空宗胜于有宗。何以故?偏空是乘法,偏有是凡夫法……佛法,非特不可执有,亦复不可执空。”  守培不特破斥法相,且亦非议唯识。他认为中土...

    守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2454271.html
  • 三论宗判二教的原因

    ;大乘究竟无余为了义。  6、有边无边:约智慧说,诸佛之智无边际,为无边;小乘之智有际为有边。  7、顿和渐:就根机说,大乘是利根为顿教;小乘是钝根为渐教。  8、半字和满字:此约教理说,大乘法藏教理圆满为满字,乘法藏教理不足,称为半字。  9、常无常:就证果说,小乘所证之果为灰身灭智称无常;大乘法身常住为常。  10、有量无量:就法门说,小乘法门有限有量,称有量,大乘法门无有限量,称无量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4554684.html
  • 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?

    各人的根性和修行的法门以及勤惰的态度而判定成佛的迟早。   谁够资格接受佛的授记?必定是指位阶不退的菩萨,因此,《法华经》中的罗汉,其实是大乘菩萨。不过授记不限于大乘,若修乘法而证初果以上的圣者,也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0956161.html